說到退稅,2022年退稅也已經開始,領錢的時候到啦!從3月1日開始到6月30日,我們每個人,又可以通過**退稅,從國家手里領到大幾千的紅包啦!
這可是千真萬確的,去年我有朋友就退了8000多,那叫一個香。
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退稅的,有的朋友申報完就發(fā)現自己退稅為0,甚至有的還要補好幾千的稅。為什么區(qū)別這么大呢?什么情況下可以退稅,什么情況需要補稅?退稅怎么操作?怎樣才能少交稅?不補稅可以嗎?
全文目錄如下:
一、為什么會有退稅
二、為什么有的人退稅,有的人要補稅?
三、如何申請退稅?
四、教你兩招,從補稅變退稅!
五、我買的保險,能抵稅?
六、關于扣稅的常見疑問解答
我們平常每個月都會先預繳個人所得稅,
然后每年度會在已經預繳稅款的基礎上,進行“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
說白了就是,單位每月代扣的個稅只是預繳,有可能多繳,也有可能少繳。
將平常預繳的稅和年度匯算的做比對,多交了就可以退稅,少交了就需要補稅。
所以,我們也就需要在第二年的 3 月 - 6 月進行匯算清繳,申請多退少補。
說到退稅補稅,可能有很多朋友還比較懵,自己到底要交多少稅?
所以這里先通過一個案例,來詳細計算一下,方便大家更好理解后面的內容。
比如,小王是一家公司職員,每月工資 1 萬,交五險一金要 1000 塊,每月有 2000 塊的專項扣除額度。
那么,小王要交多少稅呢?如下圖所示:
為了幫助大家看懂,這里要先知道一個公式:
要交稅的錢 * 稅率 - 扣除數 = 自己要交的稅。
所以小王全年要交的稅為:
( 12 萬 - 6 萬 - 1.2 萬 - 2.4 萬 )* 3% - 0 = 720 元
其中,要交稅的錢 = 全年收入 - 不要交稅的部分。像五險一金,租房抵扣,6 萬以下的年收入都是不用交稅的部分。
如果明年小王漲工資了,要交稅的錢就會增加,對應的稅率也會提高。所以,收入越高的人交的稅會更高。
了解完計算方式,我們再回到退稅還是補稅,或者是不退不補,
這就和你每個月預扣的稅,以及全年的收入加到一起應該交的稅有關,
兩者對比,多退少補,所以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
接下來,我再分三種情況舉例說明一下: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只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個月領固定的工資,
也沒有其他收入來源,沒有什么扣除的話,平常預繳的稅跟匯算的稅一樣,自然沒有退補稅。
出現退稅情況,說明是平常預繳的稅交多了。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情況呢?比如說,年度匯算總收入<6萬,但按月算交了稅的。
我們知道,個稅月免征額是5000,對應年免征額是6萬塊。如果員工A,1月份的工資加上年終獎發(fā)了8000塊,但后面都是正常領3500元/月的工資。那么在1月就會預繳(8000-5000)*3%=90元的稅。但是年度匯算時會發(fā)現,其實員工A一年總收入才3500*11+8000=46500元。少于6萬,根本就不要交稅,所以年度匯算時就可以退回90元。
再比如,平時沒申報「專項附加扣除」的。比如員工B,工資是8000元/月,那對應每月預繳就要交(8000-5000)*3%*12=1080元的稅。但在年度匯算時,發(fā)現自己在大城市租房有1500 塊的減稅優(yōu)惠。這樣扣除1500后,應該交的稅就是(8000-5000-1500)*3%*12=540。所以,這樣的情況就可以退回1080-540=540元。
補稅的話,很多時候就是有多個收入渠道或者有副業(yè)的人群。
除了平常上班,業(yè)余搞副業(yè)的斜桿青年也不少。
因此會獲得一些除了本職工作之外的勞務報酬、稿酬等其他收入。
這些收入每筆金額可能不算多,平時單獨計稅預繳的稅也少,
但年度匯算時發(fā)現加起來的總收入非常可觀,也會對應到更高的個人所得稅率。
這種情況下平常就算少交了,一年到頭,少的那部分還是得補上的。
先提一下,今年有新增了預約**,在3月1日-3月15日之間**年度匯算,需要提前預約;如果在3月16日以后,就無需預約可以直接**。
如果之前操作過退稅的朋友,可以直接在個人所得稅APP上預約一下,到時間就能申報退稅。要是靠前次辦的朋友,就先用手機和身份證注冊,然后綁定銀行卡。再在首頁里,找到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選擇2021年度。
接著勾選“我需要申報表預填服務”,查閱后點擊”我已閱讀并知曉“,然后下一步。
這里提一下,如果是2021年有換過工作的朋友,可以任選一家公司,影響不大。
然后系統(tǒng)就會自動讀取我們的數據,顯示你能退/補多少錢,最后提交申報。
這樣就大功告成啦~
需要補稅的朋友也不要太著急,下面的內容認真看,兩招教你變補稅為退稅!
我們每月收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不用交稅,額度是 5000 元;而另一部分要交稅。
那么,怎么樣才能少交稅,甚至變補稅為退稅呢?
這就要提到 “專項附加扣除”了,它包含了 6 項。交稅之前,申報這 6 項,可以減少交稅額,成為你最后的減免機會。
1)6 個項目,到底能抵多少稅?
6 項專項附加扣除,它的作用是提高不交稅部分的額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它們能抵多少稅。
① 房貸或租房
如果你正在還首套房貸,每月有 1000 塊的免稅額,最多能免 240 個月,也就是 20 年。
當然,如果是租房的朋友,每月可以有 800 - 1500 塊的抵扣額。具體多少,不同城市有差異。
比如,在深圳租房,每月可享受 1500 塊的減稅優(yōu)惠。
需要注意的是,房貸和租房只能二選一,不能同時抵扣。建議大家哪個扣得多,就選哪個。
還有如果是夫妻婚前各自購房,婚后可以選擇其中一人的一套房子扣除 100%,也可以各自抵扣 50%,但不可以兩套房同時抵扣 100%。
② 教育
這里說的教育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孩子教育,一種是成人繼續(xù)教育。它們的抵扣情況如下:
③ 贍養(yǎng)老人
如果父母年滿 60 歲,獨生子女每月能抵扣 2000 塊 ;有兄弟姐妹的,可以一起分攤這 2000 塊的抵扣。還有要注意,如果家里有多位超過 60 歲的老人,贍養(yǎng)老人的抵扣是不能翻倍的。
④ 大病醫(yī)療
大病醫(yī)療的抵扣額比較高,經醫(yī)保報銷后的醫(yī)療費用,個人自付累計超過 1.5 萬部分,可以申請免交個稅,每年最多 8 萬。
下面我們來舉個例子,看看它們能抵多少稅:
生活在深圳的老王夫婦,剛付了靠前套房的首付,剩下 25 年貸款要還;有個今年 8 歲的女兒,正在上二年級;夫妻兩人都是獨生子女,王先生父母已經 62 歲了。
根據老王的情況,分別可以申請:
總體來看,每個月可以抵扣 4000 元,一年就抵扣了 4.8 萬元。我們可以再簡單計算下,老王交完五險一金后,每月到手工資 2.8 萬,總共能少交多少稅呢?
可以看到,進行個稅抵扣后,老王每年可以多拿將近一萬塊錢的工資,還是挺多的。
如果是夫妻扣稅,這里也有個小技巧:因為收入越高,扣稅比例也會越大,所以當夫妻二人都能申請時,工資高的一方申請可能會更劃算些。
那具體的申請需要怎么操作呢?我們接著往下。
2)「專項附加扣除」操作方法
首先,手機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注冊登錄后,在首頁點擊 “我要辦稅”,就能進入申報流程。
如果是首次填寫,點擊“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后,可以分別看到 6 大專項附加扣除,選擇自己符合條件的的,再填寫相關信息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申報的扣除年度要選擇 2022 年。
申報時,會需要我們提供一些相關資料,這里也整理了一份清單,供大家參考。
如果去年已經填寫過了,今年信息也沒有變化,就可以直接點擊“一鍵帶入”,自動填充之前的申報內容。
如果信息有變化,包括修改扣除比例、新增申報、作廢申報等情況,都需要進行修改。在下面頁面,選擇“專項附加扣除修改和作廢”,能看到往年的申報信息進行更改。
特別要注意時間的變化,比如租房的朋友,填寫的租賃時間要覆蓋 2022 年度,不然是沒辦法抵扣成功的。如果有換過房子,也要記得及時更新信息。
這里也要提醒大家,就算重新申報后需要多交點稅,也一定要如實填寫。萬一被查到錯報漏報,將會收到行政處罰。
目前我們的年終獎,有兩種計稅方法可選:
相信大家看圖片會很懵,我們給大家翻譯成“人話”:
年終獎的兩種扣稅方式,對于收入不同的人群,可能會相差幾千塊。
這兩種操作,年終獎具體能少扣多少稅?
我們也給大家算了一下,如果你不想看計算過程,也可以直接跳過看最后的結論。
還是以小王為例,月工資 1 萬,交五險一金要 1000 塊,每月有 2000 塊的專項扣除額度。今年還發(fā)了 3 萬塊的年終獎。
靠前種操作,年終獎單獨計算:
第二種操作,年終獎和工資一起計算:
可以看到,如果小王的年終獎和工資一起扣稅,稅率就提高一檔,由原來的 3% 提高到了 10%,多交 1000 多塊的稅就不足為奇了。
這里還有個好消息,2021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xù)實施部分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至 2023 年底。
這對我們而言絕對是個好事,也就是說本來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年終獎要跟工資一起計稅,現在延遲到2023年底。
所以今年我們還有得選,上面提到的這兩種方式,大家都可以試一下。大家拿的工資和發(fā)的年終獎都是不一樣的,哪個操作對自己更有利就選哪個。
除了上面的 6 項專項抵扣,還有一些保險也有抵稅功能。我們給大家整理如下:
由上表可見,只有這 3 類保險能抵稅,但抵扣也不多。
像我們平常買的重疾險、百萬醫(yī)療險、意外險、壽險、車險等都是不能抵稅的。
在能抵稅的保險中,比較常見的是稅優(yōu)健康險。它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可帶病投保,就算得過癌癥、糖尿病也能買。 如果健康欠佳,買不了普通醫(yī)療險,稅優(yōu)健康險也是一種新的選擇。
不過,稅優(yōu)健康險能抵的稅并不多,每年只能享受 2400 的稅前扣除。
假設你扣完五險一金后,月薪是 1 萬,有這 2400 塊的免稅額,每月就能少交 20 元的稅,一年能省下 240 元。
如果你確實買了能抵稅的保險,不知道怎么操作,這里我們以稅優(yōu)健康險為例,教大家如何抵稅。
購買稅優(yōu)險時,會提供兩種抵稅方式:代扣代繳(公司)、自行申報(個人),建議讓公司代扣代繳會更方便。
如果是個人去申報扣稅,我們要先找到保單上的 稅優(yōu)識別碼,拿筆記好。
接下來進入 “個人所得稅” APP,通過靠前部分**退稅的流程,進入到 “標準申報” 頁面。
然后,按以下步驟操作:
如果文字太難懂,大家可以通過下面截圖,結合步驟一起理解:
添加完保險產品信息,要繼續(xù)完成個稅申報,需要回到上面的退稅流程,完成操作。
看完上面的內容,可能你對個稅還有或多或少的疑問,我們整理出 4 個大家關心的問題。
1、每個月工資,扣了啥?
經常有朋友說,每月工資 1 萬,到手就剩 8 千,月月肉疼,還不知道扣了些啥。
那跑掉的兩千塊去哪了呢?
其實,我們每月的工資,要 扣交五險一金的錢和每月預繳的個稅。
如果你交的五險一金越多,到手的工資就越少。同時,我們要交的稅也少了。
2、年收入不到 6 萬,還要退稅嗎?
如果工作穩(wěn)定,年收入不超過 6 萬,一般不用退稅,但也有例外。
比如一份月薪 1 萬的工作,你干了半年,這半年是交了稅的,但下半年你出去浪了,沒有任何收入。
匯算下來年收入不超過 6 萬,可前期國家多扣了你的稅,也是要申請退稅的。
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的朋友,要記得去申請退錢。
3、換過單位工作,選哪個扣最劃算?
2021 年有換過工作的朋友,在選擇單位時,會出現兩家公司。
其實我們選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不會影響我們退稅或補稅的金額。
另外,對于需要補稅的朋友,年收入在 12 萬以下,或補稅金額在 400 塊以內,依據政策可以不補。
4、個體戶也能退稅嗎?
個體戶交稅的項目是“生產經營所得”,并不是綜合所得,不能通過個稅APP申請。
個體戶的稅款基本是固定的,一般只會補稅,不會產生退稅,有關稅的問題可以咨詢稅務機關。
個稅抵扣,是國家給的大好福利。
在交稅之前,記得申報 6 大專項附加扣除,每一項申報,都可以讓你少交稅。
如果有年終獎的朋友,建議對比一下單獨計稅、合并計稅兩種方式,選最劃算的那個就對了。
最后,如果你在買保險時遇到什么問題,或是不知道買哪個產品,可以點擊下方預約1對1保險規(guī)劃服務,深藍保給你提供專業(y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