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取保候審完了還會判刑嗎
一般而言,被采取取保候審仍有很大可能被判刑。目前,就只有兩種情況是不會判刑的??壳?,那就是犯罪嫌疑人本來就是沒有觸犯刑法;第二,因為證據存在瑕疵,不能充分證明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實,因而不能判刑。
首先,必須指出,取保候審是對觸犯刑法的人,一種訴前保險措施。
因而可以推定出,此等犯罪嫌疑人之所以不被采取更為嚴重的措施,是因為其所實施的行為對公共安全危害性較小,很有可能不再有此等類似于犯罪行為的事實發(fā)生,或者是該犯罪嫌疑人有很大的可能所判處的刑罰較輕,一般都低于3年以下,甚至很有可能無須在監(jiān)獄里受罰。
當然,取保之后的犯罪嫌疑人,決不可以在此期間再犯任何事,最好潔身自好,連治安管理處罰法都不要觸犯,同時也不要與之前一起犯事的相關人士聯(lián)系。
還要嚴格遵守相關的規(guī)定,如果是采取保證人制度,不要辜負保證人的信任,更不要因自己一時之快而連累保證人。
對于是否判刑,這個決定其實是由司法機關決定的。最后的結果將會在審判階段的裁判文書中才顯示出來,而并非是在前述階段就可以體現(xiàn)出案件結果的。因此,在實務中,一般被采取強制措施的,偵查機關大多會有較為充分的證據予以證明該犯罪事實的存在。所以,一般都會被判刑。
取保候審只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一種強制措施,并不代表不會判決***以上的刑罰。會不會坐牢還要司法機關進一步審理后判決才知道。取保候審的期間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十五日前,負責執(zhí)行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前,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通知公安機關執(zhí)行。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金擔保方式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也沒有故意重新犯罪的,人民檢察院解除取保候審時,應當通知公安機關退還保證金。
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提請批準逮捕。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guī)定審查批準逮捕。
二、有前科取保候審后還會判刑嗎
有前科被取保候審后依然有可能被判刑。取保候審只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一種強制措施,并不代表不會判決***以上的刑罰。會不會坐牢還要司法機關進一步審理后判決才知道。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視個案提供取保候審的依據材料有:
(一)由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法定代理人作申請人的,提供其與嫌疑人、被告人身份關系的戶口簿、結婚證等證明材料。
(二)嫌疑人、被告人患嚴重疾病或受重傷的證明材料,如病歷資料、疾病診斷證明書等。
(三)女嫌疑人、被告人懷孕或正在哺乳其嬰兒的證明材料。
(四)嫌疑人、被告人殘疾證明。
(五)嫌疑人、被告人獲獎證書。
(六)嫌疑人、被告人在校學習的證明材料。
(七)嫌疑人、被告人一貫表現(xiàn)的證明材料。可由其所在單位、學校、居委會、村委會出具。
(八)拘留或逮捕通知書。
有前科被取保候審后依然有可能被判刑。不過有前科之后被取保候審,一般是不適用于緩刑的判決了。一般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審以后,依然會進行庭審和判決。如果發(fā)現(xiàn)了相關犯罪證據,還是有可能坐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