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在最后一刻,大家還是和小編一樣在努力搬磚吧。不過新年到來之后,根據(jù)2018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大家的上班工資會增加了。但是新舊個稅法之間的銜接工作具體怎么做呢?國稅總局發(fā)文件了。
國稅總局表示,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新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為做好新舊稅制轉(zhuǎn)換銜接工作,保障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及時掌握執(zhí)行口徑、履行相關權(quán)利義務,確保新舊稅制平穩(wěn)過渡,故出臺《公告》。
據(jù)介紹,《公告》確定了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扣繳計算方法。為便于單位及時調(diào)整相關財務軟件,如期為職工發(fā)放工資,《公告》先行明確了上述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扣繳計算方法、申報表及報送資料。
《公告》明確了居民個人的預扣預繳方法。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日常采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采取基本平移現(xiàn)行規(guī)定的做法預扣預繳;非居民個人則依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并扣繳個人所得稅。
具體預扣預繳稅款方法如下:
1.工資、薪金所得
(1)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計算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shù)計算。
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執(zhí)行。
(2)采用累計預扣法的考慮
累計預扣法主要是通過各月累計收入減去對應扣除,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累計應繳稅額,再減去已繳稅額,確定本期應繳稅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一方面對于大部分只有一處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納稅年度終了時預扣預繳的稅款基本上等于年度應納稅款,因此無須再**自行納稅申報、匯算清繳;另一方面,對需要補退稅的納稅人,預扣預繳的稅款與年度應納稅款差額相對較小,不會占用納稅人過多資金。
2.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
(1)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計算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時,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具體預扣預繳稅款計算方法為: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稅款時,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額累進預扣率,稿酬所得、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
稿酬所得、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總而言之,個稅具體扣除方法細則已經(jīng)發(fā)布了,這個個稅預扣預繳方法簡單易操作以方便人們理解,這是官方部門做出的利民考慮。當2018年過去了,2019年將會是全新的一年,到手工資會增加,搬磚更加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