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審批流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受理申請
借款人申請銀行貸款,需要在貸款申請表填寫基本信息,比如姓名、年齡、學歷、***號碼、工作單位、收入等,并按銀行要求提供資料證明,包括有效***件、收入證明、資產證明等。
銀行收到借款人申請后,會為其建立貸款檔案,將資料錄入系統(tǒng),并安排貸款專員負責后續(xù)的審批工作。
2、資料初審
貸款專員根據借款人填寫的信息進行初步審核,確認其符合貸款條件,再核對借款人提供的申請資料,確保資料齊全、真實有效。
如果在初審時發(fā)現(xiàn)借款人不符合貸款條件,會駁回其申請。如果符合條件,但是資料不完整或者有疑問,貸款專員會通知借款人補充資料。
3、征信調查
銀行會向征信中心申請查詢借款人的征信報告,了解其信用風險。
首先會看是否有不良信用記錄,如果沒有則可以斷定風險低;如果有則會進一步看嚴重程度,標準是近2年內是否連三累六逾期、是否有特殊交易記錄等,如果有則會拒貸。
4、風險評估
對信用風險低的借款人,銀行風險管理部門還會根據其收入情況、負債情況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以確定還款能力。
收入穩(wěn)定、負債率在50%以內,說明借款人具備穩(wěn)定的還款能力。
5、抵押物評估
如果借款人辦理抵押貸款,則需要向銀行提供抵押物。銀行會安排專業(yè)的評估機構根據抵押物產權、市場價值、流通性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估,確定其抵押價值。
抵押物價值會影響貸款額度、貸款利率。
6、貸款終審
貸款專員會進行最后審核,期間可能會打電話給借款人進行回訪,借款人要根據貸款填寫的資料如實回答問題,如果回答錯誤則會導致終審失敗。
7、放款審批
通過終審后,由銀行放貸部門進行放款前的審批,期間可能會二次查詢征信報告。
因此借款人在沒有收到銀行放款資金前,最好不要申請其他貸款,或者信用卡,否則如果新增了貸款或者出現(xiàn)不良信用,都可能會導致放款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