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融資是什么意思?間接融資是指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間接實現(xiàn)資金融通的行為。在間接融資中,資金的供求雙方不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而是由金融中介機構分別與資金供求雙方形成兩個各自獨立的債權債務關系。對資金的供給方來說,中介機構是債務人;對資金的需求方來說,中介機構是債權人。間接融資的工具:金融機構發(fā)行的各種融資工具,如存單、貸款合約等。
間接融資的特點
(1)間接性。
在間接融資中,資金需求者和資金初始供應者之間不發(fā)生直接借貸關系;資金需求者和初始供應者之間由金融中介發(fā)揮橋梁作用。資金初始供應者與資金需求者只是與金融中介機構發(fā)生融資關系。
(2)相對的集中性。
間接融資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進行。在多數(shù)情況下,金融中介并非是對某一個資金供應者與某一個資金需求者之間一對一的對應性中介;而是一方面面對資金供應者群體,另一方面面對資金需求者群體的綜合性中介,由此可以看出,在間接融資中,金融機構具有融資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3)信譽的差異性較小。
由于間接融資相對集中于金融機構,世界各國對于金融機構的管理一般都較嚴格,金融機構自身的經(jīng)營也多受到相應穩(wěn)健性經(jīng)營管理原則的約束,加上一些國家還實行了存款保險制度,因此,相對于直接融資來說,間接融資的信譽程度較高,風險性也相對較小,融資的穩(wěn)定性較強。
(4)全部具有可逆性。
通過金融中介的間接融資均屬于借貸性融資,到期均必須返還,并支付利息,具有可逆性。
(5)融資的主動權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
本站貸款網(wǎng)小編介紹,【融資貸款】在間接融資中,資金主要集中于金融機構,資金貸給誰不貸給誰,并非由資金的初始供應者決定,而是由金融機構決定。對于資金的初始供應者來說,雖然有供應資金的主動權,但是這種主動權實際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間接融資的主動權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中介支配。